机械-拒绝-过度包装-势在必行(三)
“死要面子”的包装 商品的“过度包装”,换句话说就是“死要面子”。第1,“过度”就是超过了需要,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才硬加上多余的包装;第2,“过度”也就是不计本钱、不惜代价,为了面子好看而拼命。问题是,1个企业,不在“里子”上讲求强拆违建的法定条件有哪些,而在面子上做足工夫,难免让人怀疑它的目的:是为了商品好卖,还是为了掩盖丑陋的真相、衰弱的本质?还是要考验消费者的智商? 固然,企业把商品过度包装,常常也是为了逢迎1些消费者的虚荣心:1些消费者要给亲戚、朋友、领导送礼,正是这样不管礼品的内容如何,包装1定要漂亮、无妨过度1点的。其实,商品过度包装的代价还要消费者承担的,商家所过的“度”终究还是消费者的“度”,对此消费者必须苏醒。更重要的是,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收到的礼物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腊枪头”,你是觉得遭到了尊重还是侮辱呢? 明显,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死要面子”的后果都是“活受罪”,商家和消费者不但要为死要面子付出道德本钱,商誉和钱包也要受损。固然,微观领域的这些不经济还是次要的,当商家和消费者1起死要面子的时候,社会也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来自建设部的统计显示,仅北京市每年约有60万吨过度包装物成为垃圾,如果减少没必要要的过度包装,处理垃圾的费用可以节省2亿元。那么,过度包装所占用并浪费的资源是多少损失,如果用到应当用的地方又是多少效益呢? 可见,建设节俭型社会,每个企业、每个消费者都有责任:不但要在人际交往方面真诚实在,在生产和消费商品时,也要克服“死要面子”的毛病。 制止过度包装须有标准 我认为,对产品过度包装的问题绝不能仅从其背离保护商品、美化外观的初衷,或从企业寻求豪华虚荣的心态,或从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侵害等方面来进行抨击,必须要看到过度包装后面所隐藏的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过去总说,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事实上,我国是1个资源稀缺的国家,水资源只有世界总量的4分之1,森林资源只占国土面积的13%哪些部门有强拆的权利。退1万步讲,就是这不缺那不缺,我们现在还缺少污染和破坏吗?我从1份关于包装的资料中看到这样1组数字:如果企业生产10万盒月饼,包装所用的材料需要砍伐4~6棵直径达10厘米以上的树木。如果全国每年生产1亿盒月饼,那么1个中秋节就要“吃”掉6000多棵树。而在我们的商店里,茶叶、酒类、化装品、保健品等产品的豪华包装俯拾皆是。 月饼吃完了,产品用过了,包装就成了废弃物,成了垃圾。据环保部门统计,各种包装垃圾物中,过度包装物占多达70%。所以,过度包装就是对资源的浪费,就是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必须把制止过度包装提升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高度上来认识。在国外,许多国家对产品包装都有严格管理,企业的包装本钱必须设定在1定范围之内,否则会课以重罚。所以,对制止过度包装绝不能仅靠1纸通知或公告,必须出台相应的标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遏制过度包装,这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让人们实实在在的消费 商品的过度包装,固然有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增长的缘由。但商家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掠夺最大利润,不断增加“卖点”,制造促销噱头,是主要缘由。以致于过度包装、奢华消费现象在商家的推波助燃下,愈演愈烈。过度包装危害甚巨,1是造成原材料的巨大浪费;2是制造大量垃圾,破坏自然环境,危及环保、人文、生态;3是促进国人奢靡消费之风。这些,都阔别了国人节俭节俭的传统美德,与建设节俭型社会的主旨背道而驰。 商家推许商品的过度包装,以致于包装物的价值远大于商品本身的价值,让人们过度消费、不实消费,有背诚信原则。也与人们的虚荣、攀比心态不可分割,但商家对商品过度包装的逐利行动无疑助长了这类心态。另外,商品的过度包装之所以盛行,与最近几年来的“送礼经济”不无关系。人情来往、“送得出手”等等,成为这类奢靡之风的催化剂。 因此,笔者呼吁商家尊重我们其实远非富裕发达的国情,加强职业道德,摆脱“眼球经济”的虚假繁华,诚信经营、正当赢利,主动去除商品的过度包装;有关部门通过积极立法建章、大力宣扬,制定规章政策并深入人心祖坟遭强拆该怎么处理。欣闻近来上海市正着手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规章条例,国家4部委叫停商品过度包装,将天价月饼等驱离中国市场。让包装“减肥”、“瘦身”,这是大势所趋。总之,要让人们实实在在的消费,回归健康消费,“绿色”消费! 为包装“瘦身令”叫好 反对过度包装,反对把1些与产品、品牌无关的东西放进包装中抬高产品的价格,其实不是反对对商品进行简单的包装。最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规范月饼包装及搭售等行动的公告,已对过度包装说“不”了。明确了经营者应当对月饼进行公道包装,使用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便于回收的材料,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坚决制止搭售行动。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本身,而不是只有1次性的使用价值的包装,也希望生产企业行动起来,积极改进商品包装,力争作到包装绿色环保、体积大小适度、商品价格公道,更加重视商品本身的质量和内容。把过度包装管起来,看似小事,实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节俭能源,构建和谐社会之举,充分体现了政府察民情、顺民意、谋民利的务实亲民风格,值得叫好!